從2022搶料潮到2024庫存過剩:鋁合金採購如何調整金屬硅策略?

從2022搶料潮到2024庫存過剩:鋁合金採購如何調整金屬硅策略?

中國金屬硅產能過剩?

中國金屬硅產能過剩從2024年上半年開始成為市場主題。上海有色金屬 SMM 報告指出,2023年中國金屬硅產量達 380 萬噸,2024年前八月增至 324 萬噸(年增 41%),全年估計超過 490 萬噸(資料來源:IndexBox)。

2021–22 年搶料潮期間,金屬硅價格一度衝上 6000–9000 美元/噸。2023–24 年市場轉為供大於求,現貨價格快速下修(來源:Aranca)。

搶料潮的教訓 & 現在的庫存壓力

在2021–2022年間,由於中國乾季限電、碳中和壓產能、新產線延遲導致現貨緊缺,鋁廠紛紛「搶單」,高價簽約但無庫存支撐。現在看似庫存充足,但採購結構混亂、小廠出貨頻繁、產品成分不穩定,實際上仍潛藏不少風險。

鋁廠應如何調整採購策略?

  1. 採購策略由「價格導向」轉為「穩定 + 彈性」雙重考量
    面對當前產能過剩環境,鋁廠不應完全依賴最低報價,而需根據供應商的交貨紀錄、品質一致性與文件完整性(如 COA 成分分析報告)進行長短約配置。
  2. 長短約搭配,提升應變能力
    許多中大型鋁合金廠選擇以下比例:
    • 80% 與主力供應商簽長期合約
    • 20% 保留現貨與第二貨源選擇空間,靈活應對突發交期與價格變動
  3. 定期檢視合約條件與報價週期
    在報價透明化與供應過剩交錯的背景下,建議買方審視是否啟用浮動價格條款、是否有月均價/期現折衷方案。

第二貨源策略是「控制主動權」不是「分散下單」

很多鋁廠以為建立第二貨源就是分開採購、降低議價效率,實際上真正的目的是:

  • 防止主供應商交期失信
  • 用來控制議價空間與彈性採購窗口
  • 作為合約中風險條款的談判籌碼

五礦支援第二貨源或主供應合約模式

重慶五礦(CMETC)可提供:

  • 現貨 + 合約報價組合
  • 成分穩定的441與553等級金屬硅
  • COA 文件、裝箱單與報關憑證
  • 每月固定交期與可調交貨港選項
  • 台北窗口即時溝通與交期監控

如需 50 噸以上長期配合,亦可洽談價格固定與月均價模式。

FAQ:行家採購金屬硅常見問題

Q1:產能過剩還需要備第二供應商嗎?
A:需要。當供應過剩導致報價混亂與品質難控時,第二供應商反而能穩定出貨節奏與交期控管。

Q2:五礦提供什麼樣的文件支援?
A:提供完整出口配套,包括 CO(產地證)、COA(成分分析報告)、裝箱單、商業發票與提單。

Q3:如果已經有主供應商,也可以做備用合作嗎?
A:可以。五礦支持現貨短期合作或作為「非主合約備援」,讓客戶保持採購彈性。

結語:主動調整,降低依賴,強化風險防禦能力

從 2022 的搶料混亂到 2024 的供過於求,金屬硅市場雖然價格回穩,但採購風險並未消失。建立第二供應商、重新配置合約結構、提升報價透明度,是當下鋁廠採購部門該做的事。

作者介紹

作者照片

Iria 重慶五礦台北辦事處

專注於金屬硅、矽鐵與鋁合金原料的國際採購與供應,擁有多年跨國貿易與供應鏈管理經驗,熟悉報價談判、品質驗收與港口交付流程,致力於為鋁合金與壓鑄產業提供穩定、高品質的原材料與市場資訊。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