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現在還不能輕忽供應鏈風險?
過去兩年,金屬硅價格一度暴漲,441現貨在高點衝上30,000元/噸,壓鑄廠、再生鋁廠瘋狂搶料、合約失靈。現在呢?中國金屬硅產能過剩,價格腰斬,現貨遍地,市場看似平靜。但真正的問題是:你的供應鏈還需要「第二貨源」嗎?
雖然現階段金屬硅供應充裕,但以下四個潛在風險仍值得鋁廠採購正視:
- 區域性物流與港口管制:2024年初,部分內陸供應地鐵路排艙延遲,南部港口堆場也傳出塞港。即使有貨,也不一定出得了。
- 報價結構失衡:大量低價報單來自不穩定小廠,缺乏完整的出廠成分分析報告(COA)與品質追溯資料,產品品質難保,貨到後不符標準的風險升高。
- 供應商信譽問題:某些報價極低的來源,歷來不附提單、不做付款交期保證,讓採購吃悶虧卻無從追責。
- 海外備貨需求回升:印度、越南、印尼等市場補庫需求浮現,中低價位供應可能迅速收斂。
建立第二貨源,不是為了應急,而是為了議價與主動權
對於年採購量超過300噸的鋁合金壓鑄廠來說,維持第二供應商不代表你要分開下單,而是讓你在價格與交期談判中握有槓桿。
我們觀察多數合約型客戶會這樣配置:
- 80%配合固定主供應商(如五礦):簽月約或季約
- 20%保留現貨機動採購空間:當主供應交期或價格異常時備用
- 建立文件與品控資料對照庫:有清晰的COA歷史數據與包裝樣照
五礦怎麼支援第二貨源型買家?
重慶五礦目前提供下列配套,適合建構備援/長約雙重架構:
- 現貨與期貨合約並行報價(441/553)
- 粒度、Si比例、交貨地可指定(10–100mm/FOB/CIF均可)
- 提供 COA(成分分析報告)、原產地證(CO)、出貨裝箱單等出口資料,支援月度穩定出貨
- 台北辦事處窗口支援即時溝通與交期監控
平穩行情不代表沒有風險,現在是建立第二供應商的好時機
2022的教訓提醒我們,風險永遠在「看起來沒事」的時候出現。面對中國金屬硅產能過剩,鋁合金壓鑄廠與再生鋁廠更應該重構採購彈性,讓供應安全不只靠價格,而靠制度。
FAQ:行家採購金屬硅時最常問的三個問題
Q1:現在行情這麼低,真的還需要備第二供應商嗎?
A:需要。平穩價格不代表交期穩定,特別在出口集中或港口堆場壓力大的時期,第二貨源仍能保障備貨不斷鏈。
Q2:五礦可以不簽長約,只做現貨供應嗎?
A:可以。我們提供現貨清單,並支援小批量試單,配合既有主供應商體系。
Q3:你們能協助安排 CO、報關單與分析報告嗎?
A:可以,我們提供完整的出口文件,包括 CO(原產地證)、COA(成分分析)、裝箱單、提單等,滿足客戶報關與驗收需求。